找到相关内容108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陋室杂谈(一) 心外无法,满目青山

    的过去、现在和未来,关于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种种的因因果果,几乎是一个所有人都必然要面对的,代代延续的永恒话题。  老实说,当年我初学佛法的时候,有两句话曾经令我困惑许久,百思而不得其解。一句是僧肇法师的...那么这个造物主就是我们的阿赖耶识。从事教理研究的人,往往把唯识学划入大乘始教,也就是大乘佛法最基本、最低级的理论。也许唯识作为一种思想体系确实有其局限的一面,但唯识的现量境却是佛的境界,等觉以下的菩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0456705.html
  • 晚明佛教:短暂的辉煌与深远的影响

    初学佛法,私淑莲池、憨山;推而上之,宗贤首、清凉,再溯其源,则宗马鸣、龙树。[31]沿流溯源,晚明佛教正当其冲。  (责任编辑:无 邑)  ①沈榜《宛署杂记》卷19,第237页,北京古籍出  版社,...特行,性情刚烈,以振兴佛法为己任,赢得诸多宰官居士的敬重与拥戴。他“秉金刚心,独以荷负大法为怀,每见古刹荒废,必志恢复。始从楞严,终至归宗、云居等,重兴梵刹一十五所。”[16]广交善缘,席不暇暖,一生...

    戴继诚 赫丽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05661472.html
  • 身、受、心、法——四个察觉的对象(1)

    而佛教中所谓的“执著”,正是佛所发现众生苦恼的主要原因之一。  对初学佛法者而言,“执著”是一个需要解释的佛学语句。它是一个含义较广的词,其意义是“于事实不了知,却坚执不放。”和我们一般所谓对理想或...  身、受、心、法——四个察觉的对象(1)   佛法既然讲的是缘起法则,佛教自然就是一个很有理性精神的宗教,对一切事都讲原因。佛法不会很粗糙地把一件事称作罪恶、邪恶,也不会把一个人随便地称为罪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2667727.html
  • 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㈣[校对版]

    现身说法警策后学,告诉初学佛法的人,务必精研教理,依止真正善知识,如此才不致求升反堕,害人害己。 (三)喇嘛邬玛巴的成就 喇嘛邬玛巴在童年的时候,身内心轮附近,自然会发出文殊五字明的... 五、以律为主 大弘佛法 (一)正受比丘戒 大师认为,佛法心藏中之七种别解脱戒,其最宝贵、最殊胜的一种,就是比丘戒。因为清净的比丘戒,是显密二种大乘戒律的基础;同时,...

    修慧法师编述

    |宗喀巴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7/235641154.html
  • 佛教对神通的看法

    ,有了神通就可以万事无恐。在业力之前,神通也派不上用场,一味依赖神通,弄巧成拙,反而会丧身毙命。   (三)神通比不上道德   初学佛法的人往往对一些神奇怪异的事情,兴趣特别浓厚,看到某人闭关有...俗话说非常时用非常法,道德浇薄、人心危殆的乱世里,讲说佛法的道理,无法应急拯救时弊,要假借神通,才能迅速解决问题,好比医治患有陈年夙疾的病患,要施用重药一样,先救急然后再慢慢滋养,神通是对治乱世的救星。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神通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221308549.html
  • 占察善恶业报经讲记⑵

    恐怖,例如你对一件事没把握,就心理恐惧了。   我们信佛的,善念消失了,贪嗔痴就增长了。这是相反的,这面没有,那面一定增长。贪嗔痴发之于身口七支。不论什么,要说深奥一点,贪佛法也是“贪&...即使是做点好事,也塑佛像,也聚在一块学习佛法,都是相似像,有些妄想夹杂。但这也不一定,我们自己检查,不要认为末法了,我们就必定具足这些业障。虽然是末法,但是我们的心还是清净的,业就不一定,也有相应的时候...

    梦参法师

    地藏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9/212830886.html
  • 如何做一个合格和如法的佛门弟子

    上来,这是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差。对初学佛法的人来说,善巧说非常重要。(第九个德相,“悲体”) “悲体离厌。”“悲体”是什么呢?就是内心非常慈悲,把自己的弟子当成儿女一样,内心根本没有一点隔阂,或执着心,将... 以此所缘诸佛佛土献  愿诸众生清净佛刹行  嗡意当古汝惹那曼荼勒更呢亚达呀弥。   讲佛法之前,我们必须要发皈依心和菩提心。因为皈依心是入佛法之门,菩提心是入大乘之门。我们现在学或修炼一个法...

    夏坝仁波切

    |夏坝活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0/1923361593.html
  • 什么叫修行

    是空无所得。所以大智度论说:“佛法中信力为初,信力能入,非布施持戒等能初入佛法。”   信的层次随修学的次第浅深而不同,对佛法一无所知,不去修行的人叫“不信”;初学佛法,疑惑不定,一面想学,一面又...真以后,知佛法甚深微妙,无量无数不可思议,于是闻法踊跃,心善直信。但一般修行人大都“初学是法,其心怯弱”。所以在修学的法门上,不得不有所偏重,首先应当从信仰入手,念佛信佛,依佛力的加被而修。然后能...

    佚名

    |修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7/0025494873.html
  • 佛说十善业道经大意

    尘沙烦恼”,执著是“见思烦恼”。我们初学佛法,就从此地入门,学看破和放下。   佛又告诉我们:“过去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。”合起来看,能得的心不可得,所得的一切法也不可得,能、所俱不可得。初学的同学听到,认为“佛教怎么这么消极?”其实,这不消极,这是真正积极,因为知道一切皆不可得,所以自私自利的根就拔掉了。念头一转,才知道人生真正的价值,就是为众生服务。为自己,一样都得不到,所谓...

    净空法师讲述

    |十善|十善业道经|命运|因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3/21573036213.html
  • 学佛随笔

    面目也。《传心法要》说:“息念忘虑,佛自现前。直下无心,本体自现。”故得意则拈来即是,会心则宁待别求。●初学佛法,固须文字般若,以起观照,而达实相。迨渐入渐深,则能观能照者,亦觉其为妄心,何况文字。世...。而世方争短论长,侷促辕下,背真逐妄,痛苦浩然。冀迷途之永出,愿彼岸之同登,舍佛法吾谁与归乎?●学佛十年矣,自欺欺人,行不笃诚,三业所作,障累日深,圣贤气象,相去日远,纵有振作,每成弩末,人命呼吸,知...

    徐恒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91839225.html